作者 waterlis () 看板 movie 標題 Re: [普雷] 看完幸福路上有點生氣 時間 Mon Jan 8 18:13:52 2018 ※ 引述《Kosovo (科科索沃)》之銘言: : 以下大雷特雷, 但老實說劇情不重要。 : 政治是我認為的一大問題, 相對於前面抱怨講很像DPP的, : 我反而更為在意這部呈現政治的方法非常單一且暴力。 : 主角跟政治的若即若離, 我覺得只是假中立, : 假托自傳與個人經驗, 來迴避檢視&對於事實的探討。 : 譬如他在處理徐文約這個角色, 其實是直接有判斷的, : 然後在寫劇本的時候也懶得用該角色的視角去處理, 直接訴諸個人偏見。 : 對於黨外抗爭的細節, 其實也更像是DPP的英雄史觀... : 當時台北之外的政治蠢動, 其實是非常多元的, : 鄉下走路工拉農民去台北抗議, 半夜被憲兵打到頭破血流回鄉一個月不能工作, : 之類生猛的故事, 當然不是白天上課的北一女學生可以感受到的。 : 這當然是個人經驗, 但編劇今天回望, 會不知情嗎? : 有時間請桂綸鎂配音蔡依林唱歌, 為什麼不能再涵蓋更廣的政治經驗。 : 我看完只覺得, 這部片的政治, 其實一點也不中立, : 反而像是要把教改後的課本, 拍成電影給六七年級的人看一樣。 : 以及很糟糕的, 我不理解為什麼要「再度」提到陳幸妤, : 陳真是台灣政治史上最不幸的政治人物家屬, : 到今天都還要持續被消費, 活受罪。 : 政治之外, 我覺得林淑琪個人人際的部分, 其實也有類似的問題。 : 我個人覺得他與小學同學的關係, 在前半段是鮮活而感人的, : 雖然有點像〈女朋友男朋友〉, 但三條不同的人生, 令人不勝唏噓。 : 但小琪與爸媽、先生(Anthony)的關係, 觀眾其實沒有足夠的資訊去判斷。 : 幾乎所有的場景, 都是小琪本人的觀感, 甚至很明顯可以感受到偏頗。 : 我只記得爸媽一直用台語講笑話+吵架+數落, 而Anthony角色單薄到 : 我覺得只剩下金髮碧眼了。(觀眾或許也還記得Anthony喜歡asian girls) : 小琪對外、對內, 都沒有去了解的動力, (都知道豬哥亮的台語其實有意義, : 那能不能看到爸爸甚至阿嬤的人生, 其實不只隨遇而安而已。) : 最後居然還用「幸福路上、活在當...
留言
張貼留言